Post time | 2024.10.30
Share |

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,可怕的是默默跟隨的併發症!

目錄

飲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,營養攝取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,但現代飲食日益精緻,導致血糖控制問題日漸嚴重。糖尿病成為眾多人關注的健康議題,根據台灣糖尿病年鑑,2019年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約16萬人,預估至2045年將增至17%。國健署調查發現,20歲以上已罹患糖尿病且自知患有糖尿病者占六成六,而其餘三成以上則未知自己已是糖尿病患者,這些人往往要等到出現「三多一減」症狀(多吃、多喝、多尿、體重減輕)才就醫。

雖普遍認為飲食控制和健康生活可穩定血糖,但長期處於壓力、熬夜、情緒、睡眠不足及環境因素(例如空氣污染、PM2.5、化學物質、農藥等)的影響,也會引發身體發炎反應,進而影響內分泌系統、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等多個生理系統。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胰島素的產生和利用受損,進而影響血糖調節,產生代謝障礙,從而導致高血糖。

 

長期高血糖對身體的影響就像一種慢性毒素,會對身體各血管及器官功能產生損害,也容易導致一些常見的併發症,包括:

一、大血管病變

  • 長期高血糖會造成動脈硬化、冠性動脈等大血管病變,分為三種狀況:1.心臟血管病變:例如:心肌梗塞、心臟冠狀動脈阻塞。2.腦部血管病變:

    例如:栓塞性腦中風、暫時性腦缺血。

    3.下肢血管病變:

    例如:間歇性跛行、截肢。

二、小血管病變

和大血管一樣,小血管也會因為高血糖而受到損害,常見病變部位分為:

  • 1.視網膜病變:血糖不佳讓視網膜小血管受損,初期症狀為視力模糊、眼睛疼痛,進而造成視力缺損,常見有白內障、視網膜病變、黃斑部病變、青光眼,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失明。2.腎臟病變:

    腎臟不斷過濾高血糖濃度血液,造成調節功能損壞。初期症狀為蛋白尿,當腎功能越下降,肌酸酐累積越多,就容易有尿毒症現象,嚴重時甚至需面臨洗腎治療。

三、神經病變

  •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發生會導致疼痛、姿態不穩以及影響生活品質,可以分為以下兩大類:1.自主神經病變:
    • 心血管方面-心律變異性減少、休息時心律變快、姿勢性低血壓、嚴重者甚至有致死性心律不整。
    • 胃腸道症狀-胃排空不良導致噁心、嘔吐、腸道蠕動不規律造成腹瀉或便秘。
    • 泌尿系統症狀-神經性膀胱造成排尿困難、性功能障礙、或排汗功能的異常。

 

  • 2.自主神經病變:大部分發生會從下肢的遠端(腳指頭)開始然後往近端延伸、一旦延伸到膝蓋的時候上肢遠端開始會有症狀的表現。初期的症狀主要以小纖維的神經病變為主,症狀包含疼痛以及感覺異常(不適的灼熱及刺痛感),在休息的時候會更明顯。大纖維神經病變的症狀大部分會在疾病的後期才出現,症狀包括麻以及保護感覺的喪失。

結論

糖尿病是一種長期的慢性疾病,需要定期追蹤血糖、血壓和血脂肪,以延緩或預防併發症的發生。除了控制飲食份量和種類、維持理想體重外,還應注意壓力管理、進行適當的運動、保持良好的睡眠品質以及減少空氣污染等因素,以維持身體整體的健康狀態。此外,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至關重要的。

相關文章
Related Articles
2024.09.24

胃脹氣怎麼辦?擺脫煩惱~輕鬆享受健康的胃腸生活

2024.09.16

胃食道逆流怎麼辦?輕鬆擊退胃酸逆流困擾,重拾舒適生活!下篇

2024.06.27

胃食道逆流怎麼辦?輕鬆擊退胃酸逆流困擾,重拾舒適生活!中篇